中国地质调查局: 浙江省乌镇幅(H51E008002)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

中国地质调查局: 浙江省乌镇幅(H51E008002)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摘 要: 浙江乌镇幅(H51E008002) 1∶50 000区域地质图数据库综合采用遥感解译、槽型钻揭露、地质钻探和物探等多种调查手段, 查明了主干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 详细总结了各地层单位岩性组合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 恢复了工作区第四纪以来气候特征及海平面变化特征, 将末次冰期以来古地理古环境、海平面变化曲线重建与杭嘉湖平原古人类遗迹分布及迁徙特征相结合, 探讨末次冰期以来海平面变化对古人类活动及迁移的影响。图幅数据库包含5个地层单元、10个钻孔, 数据量约为 293 MB, 涵盖了浅表沉积物属性特征及第四纪松散层、隐伏基岩及断裂构造等多方面的综合信息, 充分反映了杭嘉湖平原第四纪沉积基底特征、地层结构及沉积环境演化特征, 丰富了长江三角洲第四纪研究内容, 为区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提供了基础地质支撑。 展开全部
摘 要: 浙江乌镇幅(H51E008002) 1∶50 000区域地质图数据库综合采用遥感解译、槽型钻揭露、地质钻探和物探等多种调查手段, 查明了主干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 详细总结了各地层单位岩性组合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 恢复了工作区第四纪以来气候特征及海平面变化特征, 将末次冰期以来古地理古环境、海平面变化曲线重建与杭嘉湖平原古人类遗迹分布及迁徙特征相结合, 探讨末次冰期以来海平面变化对古人类活动及迁移的影响。图幅数据库包含5个地层单元、10个钻孔, 数据量约为 293 MB, 涵盖了浅表沉积物属性特征及第四纪松散层、隐伏基岩及断裂构造等多方面的综合信息, 充分反映了杭嘉湖平原第四纪沉积基底特征、地层结构及沉积环境演化特征, 丰富了长江三角洲第四纪研究内容, 为区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提供了基础地质支撑。 收回
项目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钦杭成矿带德兴—歙县地区地质矿产调查”(DD20160038)和“长江三角洲沪宁杭地区区域地质调查”(DD20190043)资助
引用格式:

元数据简表:

数据库(集)元数据简表

条目描述
数据库(集)名称浙江省乌镇幅(H51E008002) 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
数据库(集)作者曾剑威,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刘 凯,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蒋 仁,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于俊杰,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李长波,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彭 博,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数据时间范围2016—2018年
地理区域东经120°15′~120°30′, 北纬30°40′~30°50′
数据格式MapGIS, JPG, PDF, CorelDraw, Illustrator
数据量293 MB
数据服务系统网址http://dcc.ngac.org.cn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钦杭成矿带德兴—歙县地区地质矿产调查”(DD20160038)和“长江三角洲沪宁杭地区区域地质调查”(DD20190043)
语种中文
数据库(集)组成1︰50 000地质图库和图饰图廓。地质图库包括地质面实体(沉积岩)、地质界线、第四系等厚线、钻孔信息及柱状简图、岩性花纹、各类代号等。图饰图廓包括第四纪综合地层柱状图、分时岩相古地理图、古地理位置图、浅表沉积物剖面图、钻孔联合剖面图、古人类遗迹特征、塘栖—乌镇断裂活动性、图例、接图表、责任签栏、引用格式等


  • 浏览次数: 113438
  • 下载次数:3500

热门数据集更多>